綠色港口是指在生產運營和服務過程中,貫徹綠色發展理念,積極履行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,綜合采取節約資源和能源、保護環境和生態、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和管理措施的港口,是以綠色觀念為指導,建設環境健康、生態保護、資源合理利用、低能耗、低污染的新型港口。綠色港口將港口資源科學布局、合理利用,把港口發展和資源利用、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,走能源消耗少、環境污染小、增長方式優、規模效應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,最終做到港口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、協調發展。
綠色港航是戰略導向,和諧共享是責任擔當。近年來,揚州港集團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厚植企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。牢牢把握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的主基調,積極踐行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的國家戰略,在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同時,圍繞“港口布局科學合理、用能體系清潔低碳、能源資源節約循環、港口生產清潔高效、綠色智慧運營高效、港城發展和諧一體”的思路,全面推進綠色港口建設任務,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,以綠色為底色,繪就高質量發展生態畫卷。
數字為改革賦能,綠色為發展奠基。切實建設本質環保的綠色港口,先后實施兩輪“綠色港口建設三年行動”,統籌實施“治水、治氣、治廢、護岸、增綠”,累計環保投入1.06億元。實現散貨碼頭作業粉塵監測全覆蓋,智能粉塵在線監測噴淋系統,門機勢能回收、光伏發電改造接續推進,碼頭泊位岸電實現全覆蓋。持續在本質環保上發力,深入推進綠色能源現場應用、污染防治、科研項目、工藝改造基礎設施、港容港貌提檔升級,進一步標本兼治,提升本質環保度,推進港口可持續發展。
在港區景觀打造方面,集團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遵循“見縫插綠、應綠盡綠”原則,推進“園林式、花園式港口”建設。在港區原有綠化基礎上,加大資金投入,種植石楠球、香樟、麥冬等具有防風、減噪、凈化環境功能的植物,總綠化面積達34866m2,可綠化區域綠化率達100%;同時扎實開展“港容港貌提升整治行動”,全力打造港區新面貌,對港區立面景觀改造升級,進一步提升港容港貌,為港口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“綠色動能”。
打造全環節、高質量綜合防塵體系,新建堆場自動噴淋抑塵系統,使用處理后中水供水,覆蓋面積5萬平米。同時,該系統采用粉塵聯動控制、電腦遠程控制和手動控制三種模式,充分保證了系統的可靠性。在粉塵監測聯動模式下,當系統監測到堆場粉塵數據超過設定閾值時,堆場噴淋聯動系統進行灑水降塵,實現了堆場抑塵噴淋系統自動控制要求。
持續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,結合港區污水管網系統情況,持續完善碼頭面、棧橋收集槽建設,在各道路、堆場增設收集管網,實現碼頭及堆場區域雨污水全收集。在主港區六圩港區建成雨污水處理站,與各泊位管網、長江取水設施相連接,日處理能力2400立方,采用化學藥物處理及砂濾凈化工藝,設備實現全自動化運轉,大大降低人力成本。處理后的中水,經檢測合格后,用于堆場噴淋、環保車加水、綠植澆灌使用。在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市政污水管網已延伸至主港區六圩港區內,港區雨污水、生活污水、船舶生活污水已接管排放。
推進綠色能源低碳發展,再生能源普遍運用,建成六圩港區光伏發電站,占地面積816平米,布設176塊多晶硅發電板,年總發電量9萬余度。流動機械車輛清潔能源改造。以庫房堆垛作業、件雜貨內轉運輸為切入點,采購2臺電動叉車、3臺電動重型集卡拖車,設置智能充電設施。當前已常態化用于港區內部作業,預計年可減少柴油消耗約5萬余升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6噸,每年節約成本37萬余元。
六年來,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超5.2億元,城北作業區獲評全省首家內河五星級綠色港口,六圩作業區獲評沿江四星級綠色港口,揚州港獲評揚州市“文明、平安、綠色、智慧”港區創建先進單位。
面向未來,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打造全省一流綠色港口,以更新科技打造全省一流智慧港口,以更寬視野打造全省一流樞紐港口,持續增強服務產業鏈、供應鏈能力,為長江經濟帶、水運江蘇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關于作者